非洲植物基地, 弄場, Africa, plant,  nature

緣自中東與非洲 
多年前回應蘇丹駐外領事館大使奧馬爾先生邀請,我們到蘇丹考察芳香植物,與蘇丹農業、國家植物實驗中心,及非洲國際大學植物研發室,針對非洲及中東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設置循環經濟的研發項目,展開相關研發工作,期望帶動地方產業增長與經濟發展的產業鏈,也期許研發團隊能研發出適合跨地域,跨消費族群的全球性植物系列產品。
隨後,我們在蘇丹成立了合資公司,建立了種植基地。組建國際研發團隊。針對乳香,沒藥、猴麵包樹及牙刷樹等植物。從科學種植,管理,開採,合理利用,到科學萃取,做了一系列的規劃。並特別邀請聯合國循環經濟評估師參與該項目的規劃。一路走來, 從實驗分析這些歷史悠久且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植物分子結構內涵, 到無數的實驗調整與精進當中,我們成就了乳香,猴麵包樹,及牙刷樹等植物系列產品。

 

非洲植物基地

非洲及中東的乳香樹、沒藥樹、猴麵包樹、牙刷樹都生長了幾百年,甚至有上千年的歷史,非洲及中東人們就是依靠著自然的環境聊以生存和繁衍生息。無論在種植基地的育苗、採摘到加工尊重當地原生態的理念,堅持無嫁接,無轉基因,無化學田間管理理念。不僅保護原生態的生長環境,在採摘與分揀的過程都是人工操作。從種植、田間管理、採摘、分揀建立了原生態、純綠色、無污染的綠色通道。